第四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2 >> 2013年03月05日 星期二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吃茶去

作者:文/2011级食检(1)班 林琦
分享到:

记得读《红楼梦》的时候,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妙玉泡的茶了。她泡的茶,用的是陈年梅花上的雪水,其空灵悠远又岂是一般的水所能比得了的。再看妙玉说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饮牛饮骡了。”香袖一拂,笑靥如花,从泡茶到品茶,这个如润玉的女子体味出了生命的真滋味,也流淌出一种清新怡人的柔美。无论尘世的长鞭如何驱逐,她依旧能安静下心来享受自己单薄的人生,这份淡然与宁静让我羡慕。翻过历史的画卷,当妙玉的倩影渐渐淌逝在暮色中,似乎也带走一抹弥足真贵的茶香。而置身现代的我们,仿佛走得更急了。

当今社会,人们奔波在暗无天日的高楼夹缝间,忙碌在来来往往的车水马龙间,追寻于来去匆匆的人流物流间,如此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大家在这物欲横流的尘世里逐渐迷失了自我,于是,有些人会选择去闭关,归隐山林,去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鬓,怡然自得”的桃花源中寻找一份久违的宁静。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不大现实,但我们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来寻求内心的那份清静,所谓“茶禅一味”,何不在生活这条快节奏、高频的轨道上奔波后偶尔地刹刹车,走下来暂时卸下肩头的重担,“吃茶去”。

《茶录》上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茶不仅色香味俱全,也有其道。这种“道”是一种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日本的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和”指的是一种中和之美,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和谐相处。“敬”源于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念,意指人与人之间彼此平等,彼此恭敬。“清”指茶叶的清雅,亦指人内心的澄澈。“寂”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虚静空灵。在日本,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抱有一种宁静宽容的态度,别人会称赞他肚子里有茶水,就好比中国人会用有没有墨水来评论一个人的知识,可见茶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影响之深刻。曾巩说:“一杯永日醒双目,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下肚,人心清了,眼睛醒了,人心明了,眼睛也就亮了。于草木之间寻找到的那个微妙世界,是不是很神奇呢?

喜欢一个人喝茶,所谓“独饮得茶神,两三人得茶趣,七八人乃施茶耳。”太多人喝茶,也就少了那份喝茶原有的清静,更多的是当做聊天过程中的解渴之物。沏一壶茶,放一首《云水禅心》,音乐声声,似有若无,品茶之余,为茶所思,为茶所想。看过三毛文章的人应该会记得这么一句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茶性本苦,苦而后甘,到最后也就淡如清风了,这不很好诠释了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吗?可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殊不知一茶也就一人生。沏茶时一般注水八分,留有余地,太多的话水满自当溢出。想来人生亦当如此,十分的爱恨常常使人迷失了自我,到头来伤人伤己,不如尝试着待人八分,留下两分爱自己?握着手中的青瓷杯,水烟袅袅升起,看着杯中缓缓舒展开来的茶叶,不禁让人感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就像这样的一片茶叶吗?迟早要融入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而后尽显姿态,杯中的水不会因为其中的一片茶叶而改变温度,而茶叶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温度,去散发出自己最多的清香。

“茶禅一味”,喝茶,总能让人淡泊,明志,致远。无论生活多么忙碌,只要手边总有一盏茶就是好时光,茶不仅解渴,更养心,一颗旷达世外,如归远古山林之心。

冈仓天心在他的《茶之书》里面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或许这种温柔的试探只能在茶这种静谧从容的境界里才能进行。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在急走中全然忽略了对自己身体与心灵的呵护。在这条轨道上,科技无疑成了最强大的催化剂,它踏着光纤的轨迹为我们创造出了另外一种“享受”,就像董桥所说:“电子音乐可以按出伤春的怨曲;萧邦可以到家家户户客厅里的荧光屏上宣扬水晶灯下衣香鬓影的沙龙文化。”然而别忘了我们内心还有一种更深远的追求。

走吧,吃茶去。

(此文在第三届广东省“我与茶”征文比赛获一等奖)

推荐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X1024分辨率浏览
主管单位:中共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委员会 编辑出版: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校报编辑部 主编:钟发斌 顾问:耿静超 李志伟
石井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石庆路388号 邮编:510430   五山校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华街273号  邮编:510640 邮箱:yuan bao gdkm@126.com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