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0日,对陈晓川来说是一个一生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通过层层严格的考试、考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选为普宁市首批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之一。想着即将踏上的工作岗位,陈晓川精神振奋,心潮澎湃,禁不住回想起考选前后的日日夜夜。
作为一名从普宁山区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是他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大学期间,他惜时如金,时刻寻找着自我锻炼的机会,先后担任过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管理系团总支学生会干事、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院团委组织委员、副书记,做过餐馆服务员,在学生宿舍区推销过校园电话卡……,用充实和快乐激励着自己。
初出茅庐:创业有成
大学毕业时,恰逢全球2008年金融危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陈晓川没有坐等,在家人的支持下,回到家乡协助父母打理家里的服装贸易生意,经过一番努力打拼,陈晓川利用大学期间积累的管理知识和课余兼职的实践经验,将家里的服装加工与贸易“小作坊”,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意如火如荼,并于2008年底成功创立了一家名为“广东润民针织制衣厂”的独资企业。虽然创业有声有色,收入也比较优厚,但在他的心底,“服务家乡”的念头一直没有减弱。
无悔选择:甘当村官
2009年9月,当看到揭阳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招收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公告后,他毫不犹豫地决定报名。但当他把自己想法告诉家人时,却遭到了坚决的反对。面对这些,陈晓川一度动摇了,但最终他还是坚定了参加考选的决心。为了让家人同意,他第一次与家人耍了一次“小聪明”:“我就干三年,如果不成功,群众不满意,我就不干了。反正我还年轻,再自我创业或找工作也来得及。”就这样,他在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村官”岗位。
俗话说,说得好凭声音,干得好靠行动。作为土生土长的大学生,陈晓川深知,在农村工作,群众更多的不是看你说了多少,而是看你做了什么。“大学生村官要想得到群众的认可,就必须干出样子,扎根群众。就像一条小川,只有注入江河,才能奔腾不息。”他在笔记本上这样写着,也在行动上这样做着。
被录取后,陈晓川主动选择了普宁市流沙镇新坛村,担任该村的村委会书记助理,兼任村治安管理工作。该村位于普宁市区流沙东部,已有500多年历史,辖新祠堂、莲叶埔、西湖里、白虎头、后壁园、三沟洋、新南和高龙8个片区2592户,总面积2.27平方公里,人口12010人,固定资产逾亿元,村里建起了拥有3万m2的紫晖园、4万m2的生态园、2万m2的村中心幼儿园、2.5万m2的华侨学校。村集体经济上起了,但由于土地征用补偿等引发的经济纠纷也时常发生。针对这一情况,陈晓川先学习了村里制定的一系列《村规民约》,使自己能够尽快的熟悉村里的各项工作制度及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接着,他积极配合其他村干部的工作,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到各个村民小组进行民风、民俗的一系列调研,使自己很快就溶入到农村这个大家庭中。2010年4月,根据村两委会议决定,陈晓川到村治安管理办公室协助开展治安管理工作。稳定的社会治安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才能保障村民和谐幸福的生活。刚开始接手时,陈晓川压力大,情况不清,业务不熟,碰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坚持下来了,凭着吃苦耐劳,陈晓川通过经常与其他村干部和居民聊天交流,与辖区派出所民警的沟通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整个村的治安情况,并在日后通过为老百姓办实事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水平和群众基础。2011年7月,根据村委会的工作安排,他被调到村委办公室工作,负责起草资料、村干部绩效考核等工作。新的工作职责使他更加激励自己,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干什么工作,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在工作之余,陈晓川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当有些村民在经济纠纷、劳务纠纷等方面来请求协助解决的时候,才发觉自己的综合知识的不足。于是,陈晓川报读了华南师范大学的法学本科专业,并于2012年取得毕业证书,目前他正在积极备考国家司法考试。
本色不改:续写新篇
2012年3月,广东省人事厅发布招考乡镇公务员公告,其中有一些职位是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当村委会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村书记鼓励陈晓川去报考,希望陈晓川能够踏上更大的人生舞台去发挥。通过近两个月的备考,陈晓川凭借自己在农村这几年的工作经验,以综合成绩第一名考取了普宁市流沙北街道办事处公务员。2012年8月,陈晓川到普宁市流沙北街道办事处报到,被分到党政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材料撰写、日常文书等工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农村工作实践中磨练自己、升华理想,是陈晓川矢志不渝的追求。从村官到公务员以来,他始终坚持“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到农村工作中,热心地为群众办任何他能做到的实事、好事。从“村官”一路走来,他始终保持“村官”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诺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当代大学生村官树立了榜样。(文/熊 飞)